(一)基本配方:
玉米芯550千克,棉籽殼320千克,麥麩100千克,玉米粉30千克,豆餅粉10千克,復合肥5千克,尿素2千克,石灰粉22千克,石膏粉5千克,硒無憂富硒營養液1瓶。
材料準備:玉米芯粉碎,過1厘米篩;豆餅粉、復合肥提前3天加入10倍水浸泡。
基本處理:玉米芯加入18千克石灰粉進行堆酵,每天翻堆一次并適量補水,堆酵5天;然后與其它材料(硒無憂富硒營養液除外)共同拌勻,使含水率達65%左右;最后,將硒無憂富硒營養液溶入水中,均勻灑入基料,邊灑邊拌,充分拌勻。
(二)發菌管理:
(1)基本發菌:發菌期間的基本管理指標:密閉無光的環境下,調控溫度20~26℃,濕度70%以下,微量的通風,大約20天完成基本發菌。發菌期間的病蟲害防治:每3~7天噴施一次殺菌藥物,將400倍百病傻與300倍賽百溶液交替使用,并根據溫度和環境等狀況使用殺蟲藥物,以保障發菌期間無病蟲害侵入。
(2)后熟培養:調控溫度在0~2℃,不超過4℃,使完成基本發菌的菌袋在低溫下進行菌絲后熟培養。這是平菇營養生長階段最后一道工序,也是令菌袋生物量達到最大、基料營養分解最理想、出菇最集中的一道關鍵工序。如果刪除該工序,也就等于回歸到傳統栽培技術時代:一次投料,大半年出菇,生物學效率最好達到100%,甚至低于80%。
(三)出菇管理:
為了產出高品質、高顏值而且耐長途運輸、貨架壽命長的富硒平菇,我們在常規管理基礎上,強調以下兩個原則。原則一:將溫度調控至菌株適應溫度范圍的中下限水平——偏低溫度條件的子實體菌肉緊實,商品性高,食之更爽滑。原則二:將空氣濕度調控至75%~80%,以使子實體保持偏低含水率,使之口感更勁道。
(四)特殊管理:
第一,將采收標準降至三成熟,以使菇體含有較高蛋白質,保證內在品質。
第二,根據企業經營方向和生產計劃,邀請檢測部門前來采樣,或者按要求自行采樣,然后送交相關檢測部門,以取得產品含硒量的權威鑒定(該檢測部門一般是指省級檢測或國家級檢測平臺)。在未取得檢測報告前,一般不得自行以“預測結果”進入市場。